top of page
  • Facebook
  • Youtube
  • EMAIL

先進封裝時代的AI光學檢測:從FOPLP到Glass Wafer的五大應用實例

AI detection

一、為什麼AI光學檢測是「先進封裝」不可或缺的角色?

隨著半導體製程向高密度、高整合、高效能持續邁進,「先進封裝」(Advanced Packaging)技術正逐步取代傳統封裝,成為推動晶片性能極限的關鍵技術。像是FOPLP(扇出型面板級封裝)、CoWoS(Chip on Wafer on Substrate)、TSV(Through-Silicon Via) 等技術,已成為高階晶片封裝主流。然而,這些技術所帶來的,是前所未有的微縮尺度、多材料堆疊與複雜製程挑戰,對檢測技術提出更高標準。


  • 封裝技術演進:從IC封裝走向FOPLP、CoWoS、TSV

    過去的IC封裝著重於基本保護與電氣連接,而現今的先進封裝則融合晶片堆疊、異質整合與高頻/低功耗傳輸要求。舉例來說:FOPLP 擴大封裝面積,增加多元元件整合的可能,卻也帶來平整度(warpage)控制與微缺陷難以辨識的困難;CoWoS 與 TSV 採用高深寬比結構,內部通孔、接點品質的檢測成為良率瓶頸;材料從矽、玻璃、陶瓷到透明聚合物不等,反光、透光、粗糙度差異使傳統檢測系統無所適從。


  • 高密度/高層數/異材結合 → 微缺陷檢測需求急遽上升

    在先進封裝產線中,常見的問題包括晶圓表面的刮傷與異物、玻璃晶圓的低對比缺陷、陶瓷與透明材料的破損與雜點、面板與基板的 warpage(翹曲)與 bow(彎曲)。這些缺陷往往極為細小或難以察覺,且受材料性質影響大,傳統 AOI 系統多數依賴預設規則與對比判斷,對於複雜材質與多樣化缺陷類型常常出現誤判或漏檢。


    先進封裝製程所面臨的檢測挑戰,包含但不限於:刮傷 / 異物檢測:在高密度線路或晶圓表面,任何輕微刮痕都可能影響導通或可靠性;BOW / Warpage:基板翹曲將導致製程對位困難,影響後段製程如雷射開孔、點膠等精準度;低對比缺陷:像玻璃晶圓或透明薄膜,缺陷與背景反差低,傳統AOI容易誤判或漏判;複雜幾何與疊層結構:三維堆疊導致部分瑕疵非單一視角可見,需多角度/多光譜檢測介入。



  • 傳統AOI難以應對:透明材質、彎曲變形(BOW / Warpage)、低對比缺陷等

    傳統AOI(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)多仰賴固定演算法與預設模板比對,在面對新材料或新製程異常時,缺乏彈性與判斷力。而AI光學檢測透過深度學習,能從實際樣本中自主學習瑕疵樣貌、背景雜訊與容差範圍,有效辨識:隱藏性瑕疵(微裂紋、表面凹陷)、不規則瑕疵(非模板化的異物、污染)、透明/半透明材質下的瑕疵、偏移型變形如線路扭曲、Bump錯位。


    AI光學檢測的價值不只是「看見瑕疵」,而是「預測風險、提早應變」,在先進封裝製程中,早一步辨識關鍵瑕疵,就能避免整批報廢、降低測試成本,並透過AI持續學習機制,不斷優化瑕疵分類、提升準確率。這使得AI光學檢測成為推動「智慧製造」與「高良率產線」的核心動能。



二、六大實戰應用案例分享|AI光學如何精準應對各種挑戰?

案例名稱

缺陷類型

材質/載具

對應技術挑戰點

解法特色

1. 晶圓刮傷與線路損傷檢測

刮傷、裂痕、線路中斷

晶圓 (Silicon)

表面微損難辨識、類似雜訊

使用深度學習自動分類模型

2. Glass Wafer 檢測

異物、破損、BOW偏差

玻璃基板

透明低對比、反射干擾

客製化偏光光源 + BOW演算法

3. 陶瓷基板檢測

黑點、針孔、邊緣破損

陶瓷、陶鋁基板

微細裂縫、表面粗糙易誤判

多角度光源建構輪廓影像

4. 面板線路瑕疵檢測

短路、開路、變形

面板 (Panel)

線路密集、瑕疵形狀變異度高

使用瑕疵資料建模 + 邊界學習技術

5. 透明片異物與應力檢測

異物、雜點、雙影

透明塑膠、玻璃

高反光材質 + 雙層疊影干擾

AI比對多光譜影像 + 應力分析模型


1. 晶圓刮傷與線路損傷檢測

應用場域:先進封裝晶圓、TSV製程前段

對應問題:微細刮傷、金屬層線路破

晶圓刮傷與線路損傷檢測
圖:檢測晶圓上的刮傷與線路損傷瑕疵,並對瑕疵晶粒進行噴墨

晶圓瑕疵檢測
圖:演算法能正確檢測出瑕疵,並對瑕疵進行分類

晶圓表面極為平整,任何細微刮傷或斷線都可能造成電性異常。AI能從龐大圖像資料中學習正常與異常紋理差異,準確區分出極細的線路斷裂、刮傷與污染物,比傳統演算法更能應對低對比、高密度區域的複雜圖形。


2. Glass Wafer 透明瑕疵與Bow檢測

應用場域:Glass interposer / glass-based FOPLP

對應問題:異物、破損、翹曲(Bow)


Glass Wafer 透明瑕疵與Bow檢測
圖:使用高效顯卡搭配優化後的AI瑕疵檢測模組,能在5分鐘內完成訓練

透明玻璃基材在反光環境中常因低對比而讓瑕疵難以辨識。AI可搭配偏光與多角度光源設計,學習應對不同光影變化,辨識如玻璃內陷、氣泡、裂縫等細節,同時也能藉由幾何演算法分析基板翹曲量(Bow)與翹曲方向,支援FOPLP等面板級封裝製程。



3. 面板線路瑕疵與形變分析

應用場域:扇出型面板級封裝(FOPLP)、Redistribution Layer 檢查

對應問題:開路、短路、線路歪斜、壓痕


面板線路瑕疵與形變分析
圖:正確檢查線路有無短路電路,5um以上的瑕疵檢出

FOPLP強調大面積精密線路佈局,常見線路過窄、走向異常或接點壓傷等問題。AI透過線路學習模型自動對齊標準佈局圖,辨識如金屬層歪斜、過蝕刻、氧化物異常等非標準瑕疵,避免產品因功能異常退貨。


4. 陶瓷基板表面瑕疵檢測

應用場域:高頻通訊模組、功率元件封裝

對應問題:表面黑點、針孔、邊緣破損


陶瓷基板表面瑕疵檢測
圖:搭配平行化的架構和優質的算法,任何尺寸的基板都可在10秒內檢完

陶瓷表面質地粗糙,反光不均且多孔,傳統AOI容易誤判正常紋理為異常。AI能進行區域學習比對,根據不同燒結紋理建立缺陷標準,大幅減少誤報,並能識別邊角破損與微小內陷。



5. 透明片缺陷與異物檢測

應用場域:透明保護膜、光學膜材封裝製程

對應問題:髒污、壓痕、雙影、雜點


透明片缺陷與異物檢測
圖:能正確檢出表面刮傷與破洞

透明材質在封裝過程中易受壓產生雙層痕、微粒污染等視覺瑕疵。AI模型能運用多光譜影像組合與光影消除演算方式,去除干擾背景,準確辨識肉眼難察的微細缺陷,並可結合即時預警系統進行自動報修。


這些實例不僅展現AI在光學檢測的高精度能力,更說明其高度客製化、跨材質適應與自學強化的特性,是現今先進製程從FOPLP到Glass Wafer皆可導入的重要品質策略工具。



三、整合應用在FOPLP、CoWoS與TSV的實際產線優勢AI 光學檢測不只是單點應用工具,而是能根據封裝技術特性與製程挑戰進行深度整合,在多種先進封裝平台中發揮關鍵價值。以下是三種常見先進封裝技術下,AI 光學檢測如何因應其結構特性提供最佳化解法:


  • CoWoS/TSV:高深寬比通孔檢測 → 搭配斜角光與影像深度AI建模

    CoWos與TSV技術中,常需進行通孔(Via)與再佈線層(RDL)的多層垂直整合,這類結構具有高深寬比、孔徑極小、孔壁品質要求高的特性。傳統AOI在垂直結構上易受死角影響?

    AI光學檢測結合斜角光源設計與3D影像深度建模,可精確重建孔洞輪廓,辨識孔內異物、內壁粗糙、鍍層不均等瑕疵,有效支援TSV製程前後段關鍵環節。


  • FOPLP:扇出型大面積封裝 → 精度需配合warpage與bow控制

    FOPLP 封裝使用大尺寸面板進行多晶片封裝,常出現面板變形(warpage)、翹曲(bow),導致線路錯位或對位不良。AI 檢測系統可透過形貌建模與學習式對位機制,同步判別平面瑕疵與變形行為,並結合量測資料進行自動補償。相較傳統2D AOI,AI 模型可自動適應不同變形量與翹曲角度,維持高精度的良率控管。


  • glass wafer:檢測異物與裂痕並防止因反光而誤判瑕疵
    在玻璃晶圓或透明介質上,常因低對比與反光現象導致瑕疵無法被準確辨識。AI光學系統可搭配偏光、消光與多角度光源,並利用AI演算法進行反光濾除與背景還原,有效提升像是裂痕、氣泡、異物、表面破損等低對比缺陷的辨識率,避免誤判與漏檢。

 

四、AI 檢測系統與 MES、SPC 的自動串接應用|打造封裝產線的即時品質回饋機制

在 FOPLP、TSV 等高階封裝產線中,品質不僅需要靠高精度檢測,更需要快速、即時的資訊整合與製程調整能力。AI 光學檢測系統具備高度彈性與開放式架構,可無縫整合至 MES(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)、SPC(統計製程管制)等智慧工廠系統,實現下列效益:


  • 瑕疵分布報告、自動分類記錄

    AI系統可將瑕疵自動分類(如:刮傷、異物、裂痕、金屬短路等),並輸出缺陷熱點分佈圖,作為SPC分析與製程參數優化依據。這種數據自動化可減少人工判定偏差,加快品質決策速度。


  • 整合MES回傳修單與工單追朔

    每筆異常紀錄皆可即時上傳MES系統,生成對應修單或重工標記,並保留產品編號、批次、站點等資訊,利於後續追朔與製程優化。此功能特別適用於晶圓封裝與面板封裝等多段流程,可防止缺陷產品流入下流關鍵製程。


  • 支援TSV/FOPLP封裝產線即時回饋應用

    在高節拍、極度精密的 TSV 與 FOPLP 封裝生產中,AI 系統能配合製程節奏提供即時缺陷偵測 + 決策建議,並透過 API 串接回饋設備參數(如曝光時間、對位精度等),實現製程端的自我修正。


透過 AI 光學檢測與 MES/SPC 系統的無縫整合,企業不僅能提升產線良率,更能建立從「缺陷辨識 → 製程追溯 → 品質修正」的自動化閉環,真正邁向智慧製造與先進封裝的可靠量產目標。


五、AI光學檢測讓你看見傳統技術無法發現的關鍵細節

「在先進封裝戰場上,誰能準確看見關鍵缺陷,誰就能搶佔品質與良率先機。」

在 FOPLP、CoWoS、TSV 等先進封裝製程日益複雜的今日,製程中任何一個微米等級的刮傷、異物、翹曲(BOW)、透明缺陷都可能影響整體封裝良率與產品壽命。傳統 AOI 技術在面對透明材質、高反射表面、低對比缺陷時,往往力有未逮,錯失了「看不見」的細節。



-

BUENOOPTICS 和全豐的 AI 光學檢測系統,以深度學習與自適應演算法為核心,不僅能大幅提升瑕疵辨識的準確性,更具備自主學習製程變異、修正偽缺陷誤判的能力,讓 AI 真正成為「製程理解者」而非僅僅是「比對者」。從晶圓表面的刮傷、TSV 通孔異常,到 glass wafer 的微裂痕與面板 warpage / bow 等非線性變形,我們的系統能即時適應不同材料與視角的挑戰,在封裝每一個關鍵節點都能穩定守住品質關卡。


AI 光學檢測,正在改寫先進封裝的品質規則與競爭門檻。


和全豐

想了解如何在您的 FOPLP、CoWoS 或 TSV 產線導入最合適的光學 AI 量測設備?

歡迎聯絡我們,取得客製化應用建議與產品型錄:


Commenti


Non puoi più commentare questo post. Contatta il proprietario del sito per avere più informazioni.
bottom of page